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公告
联系方式
联系电话:0533-4116688
联系传真:0533-4116688
联系邮箱:syuny@163.com
联系地址: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财富大厦1917
信息内容
《御黄汲古韵 匠心润新章——记工艺美术大师孙云毅》
发布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5/9/30 点击:1314

    博山琉璃生产历史悠久,起源于隋唐,元朝已具相当规模,清时形成以西冶街为主的琉璃生产基地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琉璃之乡”。琉璃有水晶、正白、梅萼红等十余种颜色,其中鸡油黄属于博山琉璃中最为贵重的色料之一。
    博山鸡油黄,色呈正黄色,光泽晶莹,温润凝重,抛光后似被酥油浸润,滟滟欲滴;又因其色泽、油润度酷似母鸡腹中的鸡油,被赋予形象贴切的鸡油黄名字。博山鸡油黄在明初兴起,盛产于乾隆年间,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。清乾隆年间,宫廷造办处请博山工匠生产这种琉璃色料,为宫廷专用贡品,称为御黄、黄玉。
    子承父业,薪火相传。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高级会员孙云毅悉心继承父辈们研究成果,凭着不懈探索和大胆创新,使鸡油黄制作及基此琉璃的浮雕加工工艺得到了保护、继承和发展,并成功申报了国家知识产权专利,成为博山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他现已成长为博山鸡油黄传统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,其经办的企业——淄博康乾琉璃艺术品制造有限公司生产以鸡油黄为主,兼产鸡肝石等,产品被欧阳中石等诸多名家收藏。“鸡油黄料器是博山人民辛勤和智慧的结晶,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。把它保护好、传承下去,这是我的责任。”孙云毅坚定地说。
孙云毅的艺术天分,离不开家族的熏陶。早在清朝中期,博山制作的琉璃工艺品就是皇室贡品,孙云毅的家族也开始从事琉璃行业。年幼时期的孙云毅便跟随叔叔孙即杰学习国画,16岁时进入博山美术琉璃厂工作,并在此学习内画技艺。为了补充对艺术理论层面的研究,1986年他考上中国书画函授大学,随后又在1990年考入山东轻工美校进行了4年的研修,毕业后回到原单位继续从事琉璃工艺制作。
    孙云毅说,相对于制作陶瓷、普通琉璃,鸡油黄在配方、烧制炉温等方面显得非常难控制,即使将原料、炉温保持在同一参数下,也可能会因为天气或冷却时间等因素导致失败。正因如此,鸡油黄瓶的艺术价值显得愈发珍贵,周围不少“匠人”也开始模仿制作鸡油黄。但孙云毅却表示:“鸡油黄不是工艺品,而是一件琉璃艺术品,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,而是要把每一件作品做好做精供人们品鉴。”
   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在神韵,书画艺术是如此,琉璃艺术也是如此。工艺美术大师孙云毅的艺术最突出处,就在“工极而韵,汲古而化”,就在让你得味外之味、意外之意!
孙云毅的鸡油黄料器有很强烈的文人气息,散发着朴茂自然,古气浓郁的味道,使人沉浸其中,产生历史回味感,观者于品咂中获得美的享受;他的作品造型独特,构思精巧,具有现代装饰感。鸡油黄瓶、鼻烟壶等工艺造型,透露出与时代契合的观感需求,是古为今用,洋为中用的现代形式构成,富有创新性;他的作品画面精致,准确生动,无法模仿。大师作品身价不菲,常有人仿作。但熟悉大师作品的人能一眼看出哪些是赝品,盖因大师作品中一草一木、一首一足,精准得不能移动一丝,所谓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,大师作品亦如此。
    一把泥土,一名艺术家,一件作品,于火成璃,或实用或欣赏,成为了中国的符号。御黄是琉璃之精华,琉璃写厚德,御黄可载物,与传统文化一路同行,修得君子般温润品行,置用清赏世间为首,天下文人宠爱有佳。鸡油黄艺术几百年来,在偶然与必然之间,在大巧与大拙之间,在大雅和大俗之间,记载着博山的炎凉变迁;记载着齐鲁文人的风花雪月,记载着陶都人的勤劳与智慧,记载着艺术家传奇而动人的故事。
 
 
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